關閉

生活景點 Life

禪修

禪修可遠溯自印度古奧義書時代。印度的聖者,由於氣候與環境的關係,常在森林樹下靜坐冥想。在西元前五世紀前後,婆羅門、佛教耆那教皆以靜坐冥想為修持方法。佛教禪修有別於其他宗教的靜坐,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四種禪定境界,強調修禪不在追求神通能力、不停滯於特殊境界,而在理解緣起、苦、無常、無我等佛教基本教義,以達到悟道解脫。
 
佛教的基本訓練就是「戒、定、慧」三學,就是持戒過正當生活、禪修凝聚心志力量、學習佛教經典與教義。三學為一切佛教宗派的修行基礎,落實到八正道(佛教徒修行的八種正確途徑)就是正念(梵文dhyāna,意為靜慮)與正定(samādhi,音譯為三昧)。基本的正念修行方法是四念住,盤腿專注於呼吸(又稱安般),進而專注於身、受、心、法四種對象,觀察其起落相續狀態,以至於切身體驗到緣起實相。正定則指達到心不散亂之狀態。
 
佛教將打坐到進入三昧過程中的心理活動,非常細微地分為止、觀、定等階段,所以產生四禪八定等種種判別禪定階段與成果的系統。所謂四禪,依次為出離欲界執著而生喜樂,離開思維達到定境而生喜樂,離開喜樂狀態而達到安定微妙的樂受,以及不喜不樂的純然清淨。八定包括四禪,然後再加上感覺到空間沒有邊際,意識沒有邊際,沒有任何想法是純有而可須執著,以及既非有想、又非完全沒有想的狀態。由於強調不停滯於特殊境界,而能以定生慧。早期佛教經典多只論四禪,而不談四禪之上的空定;後來發展出以禪修為主軸的各種宗派,將禪修的範疇和意義擴大。他們也各自發展不同的禪修技巧,像是數息、內觀、慈心禪、止觀、念佛、話頭、默照等。
 
中國佛教針對禪修的方法以及詮釋,發展出不同的宗派,例如隋唐之際建立的天臺宗整理與系統化禪定,以及念佛觀想的淨土實踐,還有最具中國特色的禪宗。這些宗派各有其傳承與禪修方法。天臺宗的禪修是止觀雙運,止(Samatha)是止息一切妄念,觀(Vipasyana)是觀察一切真理,即是定慧雙修的意思。淨土宗包含觀想念佛以及持名唸佛。前者依據十六種對象,逐步觀想;後者以專注憶念阿彌陀佛名號為主。禪宗的禪修主旨是明心見性,經由禪修觀照人人原本皆有的佛性,甚至將日常作息舉止皆視為禪修,以便在電光火石霎那間,悟解成道。此種證悟經驗是超越言語所能形容的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禪宗六祖慧能(638 ~ 713)的偈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。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就是表達禪宗禪修境界最著名的公案。
 
禪宗不強調外緣的知識,強調回到禪修本身,但是以心繫境的禪定,發展出參公案、參話頭的看話禪,以及守默與觀照的默照禪,藉以觀察禪坐本身心念活動,然後又藉以突破此一假象,回歸本性的方法。不論是參話題、或者參公案,本身是沒有意義的,那只是一種使禪修者開悟的方法。當在用功參話頭或在參公案時,出現了任何答案,都要提示禪修者自己:「這不是我要的」。才能參出疑團,才有機會參破疑團。禪宗的禪修更擴展到日常生活所有的時間,不只枯坐,沒有形勢之分,即所謂活在當下,從各種層面來實踐禪的精神,獲得悟道。.
 
禪宗的祖師系譜、環繞禪修而設定的禪寺生活制度(叢林清規)、證悟目標(人人皆有佛性、人人皆可成佛),從唐末至今,禪宗發展出五家七宗(指濟宗、曹洞宗、溈仰宗、雲門宗、法眼宗,加上臨濟宗分出的黄龍派和楊岐派),影響中國佛教最大,幾乎可說為宋代以後,中國最大的佛教宗派,也主導了響中國佛教禪修方式。禪宗弔詭地使用語言,以及視日常生活思維和禪坐依樣重要的修行意義,建立中國禪宗的特色。
 
目前在臺灣道場中,有幾個以禪修著稱的道場:(一)法山──兩宗兼用的中華禪:融和傳統禪觀、南傳禪法、臨濟禪與曹洞禪法所成;(二)靈鷲山──寂靜修:是禪體密用,兼以南傳佛教的禪定戒律為基礎;(三)佛藏山──永嘉禪法:以禪宗的參話頭及永嘉大師的禪法,作為行持法門。(四)中臺山──中道實相觀:以數息、參話頭及中道實相觀為階次。(五)佛光山──佛光人間生活禪:以菩提心為核心,按大小乘佛法之菩提道次,安立禪觀次第與方法,依根機分級,從數息、念佛,到參話禪。
 
1990年代以來,臺灣社會習禪的風氣大盛,除了上述佛教團體的提倡之外,與各式各樣禪修傳統傳入臺灣有關。新興的傳修方式,有來自含東南亞的南傳佛教、喜馬拉雅山地區的藏傳佛教,還有從亞洲傳播到歐美地區的禪修方法(例如內觀),反映當代社會認可禪修增加定力與觀照力,能紓解壓力、適應高度變化的生活。
 
【撰寫者】
李玉珍(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)
 
【參考文獻】
1. 陳家倫,〈南傳佛教在臺灣的發展與影響:全球化的分析觀點〉,《臺灣社會學》第24期,2012.12,頁155-206。
2. 楊惠南,《禪史與禪思》,臺北:東大,2008。